放弃港硕选择乡镇公务员会后悔吗,放弃港大硕士,她选择去乡镇当公务员
- 更新日期:2025-06-18
- 查看次数:5
稳定胜过一切,正成为这届年轻人最迫切的追求
“今年春节的同学聚会我硬着头皮参加了,同学都开着小车来,说起我的工资都不肯相信。”在乡镇工作六七年的刘鹏苦笑着。与此同时,2102人正在激烈竞争贵州省七星关区青场镇人民政府的一个公务员岗位名额。
2025年,考公热潮持续升温。今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341万,23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过530万。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乡镇公务员岗位正成为报考热点。
林悦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手握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一边是香港大学建筑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一年学费20万;另一边是离家200公里的重庆主城区乡镇公务员岗位,工作琐碎但编制稳定。一个月纠结后,她放弃了港大offer,选择走进乡镇政府大门。
“大家都这样说”,林悦解释自己的决定时语气平静。一位体制内前辈曾告诉她,读完硕士再考公对晋升帮助不大,不如直接“上岸”。
一、逃离不确定性的“安全岛”
曾几何时,“去大城市闯荡”、“进大厂拼搏”是大学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如今,学历难以直接换来高薪体面的工作与光鲜的生活,越来越多人厌倦了无止境的加班、职场内卷和35岁危机。
考研辅导机构最先感知到变化。2024年,考研人数出现9年来首次下滑,从上一年的474万减少到438万,2025年进一步降至388万。与此同时,考公人数连续7年攀升。
“毕业生真的是‘全民考公’”,一位转型为考公讲师的考研辅导老师观察到,现在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岗位,对应届生的倾斜政策越来越明显。
乡镇公务员的报考门槛相对较低,成为许多普通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在安徽省2022年招录的624个乡镇岗位中,只要求专科和本科学历,对研究生学历无要求;江西省招录的1660个乡镇岗位里,仅4个要求中共党员身份。
考试内容也相对简单:乡镇卷主要围绕着三农、乡村振兴等命题方向明确,有时甚至没有“大作文”。
二、围城内的真实生活
走进乡镇政府大院,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忙的时候能在单位住一周,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到头来却连加班费都没有,每个月挣那点工资都不够油钱的。”一位乡镇公务员这样吐槽。
工作状态常被形容为“5 2、白加黑”,有人直言“乡镇公务员真的不是人”,国庆7天假期全在值班。
工作内容极其繁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真实写照。工作人员基本身兼数职,扶贫、农业、统计、民政、就业培训等多手抓。
薪酬待遇差异显著:省与省之间最高和最低津补贴相差可达3至4倍。好的地方家庭可年入20-30万元,差的只能拿着基本工资度日。
晋升空间更为有限。中山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西部地区基层公务员首次晋升到副科级的平均年龄是39.7岁,到正科级则要43.5岁。从科级晋升为县处级的概率仅为3.1%至3.4%。
三、留下还是逃离?
面对现实困境,超过一半的乡镇公务员有离职意愿,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不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调查显示,山东省1801名乡镇公务员中超过一半有离职意愿,但99.7%的人选择通过体制内流动方式离开。
政策成为一道关键门槛。《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明确设置了“五年服务期”,期间不能离职或报考其他公务员考试。山东淄博市的例子显示,2008-2013年乡镇公务员流失率达44.2%,2014年实施五年服务期后直接降为0%。
服务期满后,遴选成为主要出路,但这条路并不宽敞。一位在乡镇工作十几年的副书记陈军笑称自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坦言“工资低都不要紧,要命的是人升不上去。”
2019年6月起实施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带来一线希望:乡镇基层公务员能够提拔为三、四级调研员的比例,最高可占综合类管理职位的10%。
四、理性还是无奈?
当建筑专业的张悠然看到班上三分之一同学都在考公时,她深有体会:“当暂时看不到前景,并且整个行业都弥漫着悲观情绪的时候,除非你有特别远大的理想,特别强烈的抱负,不然会很畏惧进入这个行业。”
林悦的老师得知她的选择后,竟也表示认同——建筑专业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已从“热门”变为“天坑”。
乡镇公务员岗位在招录比例中占据重要位置。2024年黑龙江省考中,县乡招录占比最大;贵州省考中,县(区)级及以下基层机关招录人数占总人数近80%;福建省考中,82.7%的职位来自县乡基层。
“乡镇工作有苦有累也有优势”,一位基层工作者坦言,“自然环境可能更好,曾经有位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公务员,在乡镇待了半年,啥药都没吃,鼻炎基本就好了。”但更重要的是,基层经历是未来晋升的重要资本。
结语:时代的选择
考研辅导老师白烨观察到,现在的毕业生从前一年年末到当年上半年,辗转于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到下半年,又投入考研备战,“应届生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宋雨薇在经历考研失利后转向考公,家人支持她报培训班,做好了考2-3年的准备。她的亲戚曾考公8年,如今已做到副科级,家庭美满。在宋雨薇眼中,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
乡镇公务员热的背后,是一代年轻人对风险与稳定、理想与现实的天平校准。当林悦放弃港大选择乡镇时,她计算的不只是30万元学费与公务员起薪的差价,更是在不确定时代寻找一块“安全岛”的本能。
“稳定胜过一切”,成为这届年轻人最迫切的选择。
在乡镇政府办公室里,年轻公务员们处理着琐碎而繁重的基层工作,他们可能错过了大都市的霓虹,却也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一笔一划地书写着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