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睡被男友持刀威胁,《同居情侣深夜惊魂!水果刀下的生死博弈,判决结果引热议》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2
熟睡时利刃架颈!情侣间的致命瞬间,法院判决引深思
在爱情的名义下,本应是相互依偎、彼此温暖的亲密关系,却可能暗藏令人不寒而栗的危机。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故意杀人案,撕开了情侣关系中鲜为人知的黑暗一面,其曲折的情节与最终的判决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案件主角李某与张某某,这对1999年出生的年轻情侣,曾共同租住在广州市天河区。原本看似普通的同居生活,却在2022年7月24日那个清晨,被一把寒光凛凛的水果刀划开了平静的表象。
根据法院公开的判决书,一切的导火索源于李某沉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2022年7月23日22时许,这些压力如同巨石,让李某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结束张某某的生命,随后自杀。第二天早上7时许,当张某某还沉浸在熟睡的梦乡时,李某悄悄走进厨房,拿起一把水果刀,悄然回到卧室。他用右手狠狠压住张某某的胸口,左手将水果刀死死抵住她的脖子,一场生死危机瞬间降临。
感受到危险的张某某从睡梦中惊醒,拼命反抗。在激烈的挣扎中,李某手中的水果刀划伤了张某某的脖子和后背。尽管经鉴定,张某某的损伤程度属轻微伤,但那一刻的恐惧可想而知。而李某自己,也在混乱中划伤了手,同样造成轻微伤。随后,李某竟又用双手紧紧掐住张某某的脖子,生死存亡之际,张某某凭借顽强的意志挣脱开来。
就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李某看到了张某某眼中的极度恐惧。或许是内心仅存的良知被唤醒,他突然停止了侵害行为,颤抖着双手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并留在现场,等待公安人员的到来。
经司法鉴定,李某案发时正处于“抑郁发作”发病状态,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再次进行的司法鉴定显示,李某处于“双相性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症状部分缓解状态,且具备受审能力。此外,案发后,李某积极弥补过错,最终取得了被害人张某某的谅解。
公诉机关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不过鉴于其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遂提请法院依法判处,并建议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李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没有异议,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真诚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必须依法予以惩处。但考虑到李某在实施杀人行为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系犯罪中止,依法应当减轻处罚;案发时处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可从轻处罚;又因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且自愿认罪认罚,同样可以从轻处罚;再加上已取得被害人谅解,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法院作出判决:李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这起案件不仅是对法律尺度的一次精准衡量,更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李某因压力产生极端想法,最终酿成这起悲剧,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当亲密关系遭遇危机,该怎样正确处理?被害人张某某选择谅解,背后有着怎么的情感纠葛?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反思。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也愿每个人都能关注心理健康,珍惜生命,以理性与爱化解生活中的重重困境。
免责声明
1. 本文案件信息源于公开判决书及报道,因信息整理存在局限性,若与实际不符,以司法机关官方文书为准,本公众号不承担责任。
2. 文章仅作事实陈述与分析,不代表本号主观评判,不构成法律建议,读者误用导致的后果,本号概不负责。
3. 法律及案件情况或有更新,本文不保证内容时效性,建议咨询专业人士。阅读即视为同意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