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电脑软件

豫派名师在河南师大是怎么养成的,【且行且思】以“德•行•思”涵养豫派名师

  • 软件版本:
  • 软件大小:
  • 更新日期:2025-07-04
  • 下载次数:1
下载地址

详细介绍

以“德•行•思”涵养豫派名师

——高亚丽名师工作室省名师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2023年10月9日,我接到河南师范大学发的短信通知,让我参加10月22日到26日为期五天的名师培训,在感慨师大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余,也提醒自己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利用这几天认真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争做名师。

23日早上八点,我准时来到物理学院报告厅,首先进行的是开班仪式,河师大副校长马治军教授做了动员讲话,然后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论博士、河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教学论教研室主任侯新杰教授做了培训期间安排,学员代表发言,最后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李津院长提期待。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进行了此次培训的第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外语学院的王彩琴老师,讲座的题目是《以“德?行?思”涵养豫派名师》。王老师提出:教育的本体是生命,教育的形式是影响,教育的目的是生命成长。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作为名师,一定要坚持读课标,研究课程方案。通过王老师的讲座,重新引起我对《大学?学记》的关注,还是需要再读的。

老师的状态决定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状态。教师群体状态比教师个体状态更重要。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用木桶理论衡量,不是看最高的那一块木板,而看最低的那块木板。假如,一所学校有不称职老师,有不合格老师,很难说这所学校还是好学校、还是品牌学校。一个老师覆盖几十个学生,一旦几十个学生“受害”,其负面影响力不可低估。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的状态,有两个重点:一是习惯的养成,事事已经不需要提醒,成为内在的要求;二是原创性的呈现情形,孩子们能不能想别人所没能想的,说别人所意想不到的话,即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与锻炼。

一所学校达到了什么境界?走进真实的校园之中,即能感受得到。精心准备的活动,是一个方面,而那些平常、日常的不加以准备的自然流露,更真实、更全面、更准确。除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之外,还有更多的即时场合,更是很好的观察点。

教育不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开发可靠的指南针和工具,让他们在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中自信地航行(教师:导航仪)。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教不出会学习的人。教师要努力培养基于知识和能力的有脑子的人。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质疑、实验、探究精神,是学术研究和当今世界环境的必需。无论研究科学、人文学,还是个人行动,都要持质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去发现事物的真相。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迅猛,不同文化交流愈加密切,我们不能盲目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豫派名师在河南师大是怎么养成的

下午讲座由信阳市淮滨县高级中学李明校长主讲。李校长是全国优秀教师,担任校长近28年,主讲题目是《先生之大,生命自觉》。重温了习总书记提出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018年1月20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当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生命,用更多的心思关注成长,我们就会认识到,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生命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就学生是教师的情怀和追求,也是教师的崇高使命,更是教师的生命价值所在。

教师职业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影响学生,通过启迪、引领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改变学生的一生。李校长认为:教育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我们教师修炼的根本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大先生”能自觉以自身的学识、品格、精神、志向,对学生的理想、认知、追求、自信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力,点燃学生的奋斗激情,从而使教育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引人前进、催人向上的力量。

李校长认为:教育是在影响中追求生命自觉,这种影响表现在唤醒、激发、触动,作用于启心智、育新思。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大先生”的生命自觉是通过灵魂的唤醒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生命和使命,以自明的状态去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这种“点悟”,既是学生生命的升华,也是教师修炼境界的升华。

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唯有创造,才能点化生命,成全学生的美好未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教与学的活动实质,是师生在一起创造生活、创造精神、创造文化。“大先生”的生命自觉是一种创造自觉、一种化育自觉,这种创造和化育,发生在一节节课堂中,延续在一个个生命中。

于漪老师说过: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如果说课堂是使生命发生变化的无限生成,那么教学目标则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习结果。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是通过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而实现的影响。课堂教学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的追求当植于心、化于世;教师的修炼当始于爱、成于行。

新的时代,我们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重任,当以“大先生”为目标,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内修外化、觉己觉人,努力点燃学生的精神、点悟学生的心灵、点化学生的智慧,在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中,诠释着自身的超越与奉献;在生命的自觉追求中,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和价值。

10月24日上午主讲教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熊建萍老师,主题是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与发展。习得性无助:一种习得的,在面对困难、失败时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表现。在进行归因分析时,要引导孩子往努力的方向归因。给学生的建议要清晰、明确、具体。成绩好的孩子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因为成绩好的孩子归因往往是能力归因。失败多次就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行。在每个人的关系中,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

10月24日下午听了河师大附中刘新选老师的讲座,主题是:新时代大先生——师德能行。刘老师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学生听完一节课后说太难,那就讲的容易一些,说讲的太快,那就慢一点儿,防止跟不上。学生说讲的太多,那就讲的少一些,浅一些,只讲该讲的。讲课要让孩子知道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不是要学习死的知识,是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正所谓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素养简言之,是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满足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尊重差异,差异化发展;没有缺点,只有特点,把特点作为转化成优点的出发点。教育是扬长的事业。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对老师发信息说:您教诲的规矩,已成为我人生的方圆。

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这样的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途径为相互影响。

2023年10月25日上午,听河师大物理学院侯新杰教授讲授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课程是学校中的教学科目和活动;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课程是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课程是文本和复杂的会话。本质:课程是有计划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意。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 ,主要由校长和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外部专家;学校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

显性的校本课程是指那些确实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来的“校本课程趋势和倾向”。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拓宽课程范围、适应个别差异、发挥创新意识。又称为“口袋课程”,具有独家性、随意性和偶然性。

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提高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提高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一流的学校并不是因为它有一流的设施,而是它有一流的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开发与编制一流的课程,从而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10月25日下午听取了中原名师,来自洛阳市实验中学李永强的讲座:《中学化学教师名师成长之路》。李老师的第一张幻灯片是白纸,意味着每一个老师都要放空自己,保持空杯心态,放低身价,放下身段,积极成长,都会在白纸上绘就一幅令自己满意的画卷。李老师从几张证书谈起,围绕什么是成长、怎么成长和长成什么样和所有老师进行了分享。在你的才华与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上过的学校,学过的课程,交过的朋友,遇见的老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反思不成长,无反思不进步!反思当下教育大事、教育热点!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对常规做法的思索;对习惯说法的反思;对职业生涯的深思。要证明自己在不断地思考!用文章,用课题,用论著!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一枝花,那么绽放就是早晚的事;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一只鹰,那么飞翔就是早晚的事。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10月26日上午河师大刘玉荣教授主讲: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思维及其培养。强调任务驱动学习,老师要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思考任务要有挑战性。比如:醋酸钠溶液为何显碱性?老师可以给思路,从微粒和微粒的相互作用思路考虑。让学生做实验,注重经历和体验,比如做叶脉书签,桂花树书签容易做,枫树叶不易做。注重高层次认知能力与独立思考,注重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要给学生机会才能锻炼出来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参加完名师培训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使命。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教学方式,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责任。

首先,名师们在课堂上所举的案例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通过真实的案例,让我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些案例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其次,名师们的授课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注重课堂的氛围和效果,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他们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名师们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也让我深受启发。他们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关注和关爱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名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他们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

总之,通过这次名师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我认识到了教育的意义和教师的责任,也学到了怎样更好地关注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技巧。我相信这些经验和启示将对我未来的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3年10月30日

豫派名师在河南师大是怎么养成的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