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中纪委严查国企“逃逸式辞职”,纪委亮剑:彻查央国企干部!“离岗近 3 载” 全流程清..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2

最近,不少人都在聊一个大新闻:纪委开始重点整治央国企干部的 “逃逸式辞职” 了!啥叫 “逃逸式辞职”?说白了,就是有人把辞职当成了 “金蝉脱壳” 的戏码,前脚从单位潇洒走人,后脚就跑到合作企业拿着高薪,过上了 “躺赚” 的日子。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事儿:某央企干部在职的时候,签了一堆金额高得吓人的合同,结果没多久突然提出辞职。谁能想到,才过了 3 个月,他的名字就出现在合作企业的董事会名单上,年薪直接上千万!这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猫腻。

从 6 月开始,中央纪委多次放出 “狠话”,要把干部辞职前 3 年的事儿查个底朝天,特别是那些和审批、项目、人事相关的权力使用情况。那些想借着辞职逃避责任、偷偷捞好处的人,这次算是撞枪口上了!

中纪委严查国企“逃逸式辞职”

啥是 “逃逸式辞职”?

“逃逸式辞职” 这词儿听起来挺专业,其实就是现在一些干部玩的新花样。他们在职的时候,一边利用手里的权力偷偷布局,一边悄悄规划着怎么提前 “跑路”。等真的辞职那天,背后的利益链条早就搭建好了,既能躲开监管,又能全身而退。

在央国企这些资金多、权力集中的地方,辞职有时候就像个 “掩护伞”,里面可能藏着见不得人的交易,甚至成了贪腐分子逃避惩罚的 “绿色通道”。不过现在,纪委直接把枪口对准了这个漏洞,不仅要查有没有问题,还要看看辞职前是不是故意设局,干部在职三年里的审计报告、举报线索,全都要重新翻出来仔细查。

“期权腐败” 有多坑人?

“期权腐败” 这个词,和我们平时说的金融期权可不是一回事儿。简单来说,就是有些干部利用在职时积累的资源、人脉和消息,提前在外面给自己找好 “下家”,等离职了就去收割好处。

比如,有的领导在任的时候,大量批复某个工程项目,离职后马上就去这家企业当顾问,拿着高薪;还有的在职时和民营企业达成 “默契”,离职后就拿分红、股份。表面上看,他们是正常找工作,实际上就是把权力变成了真金白银。

以前,这种腐败特别难管。因为干部辞职后就不是公职人员了,还能不能追究责任?再加上以前的审核流程不够完善,这些人就钻了空子。

想辞职躲事儿?这条路走不通了!

根据各地公布的政策和纪委的行动来看,这几类人要注意了,你们已经被重点盯上了:

关键岗位负责人:像管财务、投资、采购、人事这些敏感工作的,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督范围内。2.辞职前突击办事的干部:有些人离职前疯狂签字、审批,以为最后 “捞一把” 没人发现,现在组织专门盯着这种行为。

3.辞职后立刻跳槽相关企业的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去合作方拿高薪,这里面有没有利益交换,纪委肯定会查得明明白白。

4.离职后还插手事务的 “影子干部”:虽然离开了岗位,但还在背后指挥,这种越界干预的行为,以后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5.离职时被实名举报的人:别以为退休或者调岗就能万事大吉,只要有线索,该查还是得查。

现在好多地方的纪检部门都强调,只要涉及辞职、提前退休、岗位调动这些情况,都必须经过党风廉政审核。干部离职时是不是清清白白,关系着整个单位的风气和形象。要是辞职这个口子管不住,腐败分子就会趁机溜走,继续在暗处搞小动作。

这次针对 “逃逸式辞职” 的整治行动,就像一场大扫除,要把那些藏在暗处的 “污垢” 都清理干净。可以预见,后续还会有更多动作,力度只会越来越大,那些动歪心思的人,可得小心了!

谢谢阅读,点亮【赞和在看】,让幸运和财富都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