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我去参加了一场中国朝鲜族婚宴。,非遗拾光:朝鲜族婚礼——缔结同心,爱之颂歌

  • 更新日期:2025-07-06
  • 查看次数: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非遗是朝鲜族传统婚礼。

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其传统婚俗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独特的历史渊源到细致严谨的婚礼程序,再到意义深远的文化内涵,朝鲜族传统婚俗宛如一部生动的民族史书,展现着这一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朝鲜族婚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朝鲜族长期实行“男归女家婚”,新郎在新娘家完婚并居住数年,之后才携妻儿回自家。然而到了朝鲜王朝时期(1392 - 1910),受儒家思想影响,统治者认为这种习俗“天地倒置”“阳反从阴”,于是大力推行将新娘接回新郎家的“亲迎”方式。但因习惯势力强大,难以一蹴而就,便诞生了“半亲迎”方式: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后仅住两天,第三天就带领新娘回新郎家。这一方式成为近代朝鲜民族主要的婚娶方式,中国朝鲜族在20世纪50年代前也以“半亲迎”为主,建国后才统一为“亲迎”。

朝鲜族传统婚娶方式主要包括议婚、大礼、后礼三大阶段 。

①议婚:先由媒妁提亲,双方满意后,男方家长递“请婚书”,女方回复“许婚书”,男方还会附上写有小伙子出生“年、月、日、时”的“四柱单子”,女方家长核对“四柱”来确定婚约。之后,男女两家定吉日举行“冠礼”和“笄礼”,标志着青年男女成年。

②大礼:包含新郎“初行”和婚礼过程。新郎前往新娘家附近临时停留所叫“初行”,结婚当天,新郎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折扇或“阳伞”骑马前往女方家,携带装有衣料和“许婚书”的“婚函”。到临时停留所稍作休息后参加婚礼,“函夫”递“婚函”,“雁夫”递木雁,寓意爱情忠贞。新郎步入新娘家,新娘在“伴娘”搀扶下与新郎隔喜桌而立,行交拜礼和合卺礼,完成人生大事。

③后礼:包括“于归”与“再行”。“于归”是新郎在新娘家婚后第三天,与新娘回自家,新娘带礼物以备“家宴”赠送亲友。新娘到新郎家接受“大桌”,食物带回娘家敬献。次日新娘下厨做饭,展示厨艺,随后举行“家宴”,向亲属敬酒送礼。“再行”是新郎婚后三天陪新娘回娘家,村里小伙子会“刁难”新郎索讨吃喝,住1 - 2天后夫妻再回新郎家,婚事才彻底结束。

朝鲜族传统婚礼也拥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家族传承与延续的关键仪式,新人结合传承家族血脉和文化;也是社会关系的缔结纽带,使两个家族紧密相连,维护社会结构稳定;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婚礼中的传统服饰、礼仪、歌舞等元素得以传承展示;同时,婚礼标志着这对新人的成长与责任担当,开启人生新阶段;传统婚礼作为社区重要活动,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朝鲜族传统婚俗,是这个民族的无价珍宝,值得我们珍视并传承。

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

非遗拾光记

微信号 :Feiyi_Shig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