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俄方允不友好国投资,俄方允许“不友好国家”投资者投资

  • 更新日期:2025-07-02
  • 查看次数:2

根据2025年7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最新总统令,俄罗斯已正式允许来自“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在俄开展投资活动,这是自俄乌冲突以来外资政策的重大转向。以下是政策核心内容及背景分析:

一、政策核心内容

投资对象范围

允许主体:被俄方列为“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包括个人及企业),涵盖欧盟成员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

投资领域:可参与俄罗斯公司证券交易、跨境资金划转及实体产业投资。

专用账户机制

设立专门交易账户,用于处理“不友好国家”投资者的资金流动,确保其权益与本土投资者隔离管理。

账户支持证券交易结算和跨境划款,但需符合俄央行监管框架。

政策定位

作为对“特别军事行动后反制西方制裁的例外规定”,旨在有限度恢复外资流动性,同时维持对西方制裁的对抗基调。

二、允许的投资范围与限制

允许领域限制条件案例参考

证券投资仅限通过专用账户操作

俄罗斯能源、矿业公司股票

房地产购置需经俄外资审查委员会批准

商业地产及工业用地

企业并购/参股持股比例≤25%(战略行业≤10%)

LG电子恢复工厂运营

技术合作强制技术本地化及专利共享

暂无公开案例

> ⚠️关键限制:

> - 外资需支付资产“全额市场价格”(无折扣补偿此前被扣押资4产);

> - 战略行业(能源、军工等)外资准入仍受严格管控。

三、政策背景与动因

经济压力倒逼开放

西方企业撤离导致俄损失约3000亿美元外资(如微软、麦当劳等),本土产业面临技术断层和供应链缺口。

能源收入下滑迫使俄寻求多元资本补充财政(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收缩1.2%)。

外交策略调整

美俄重启经济对话,尝试修复商业关系;

通过“选择性开放”分化西方制裁联盟,吸引欧盟企业重返市场(如德国制造业)。

国内产业保护机制

普京强调外资回归需“评估对俄利益影响”,优先保障本土企业竞争力;

保留“不友好国家”清单作为谈判筹码,随时可重启限制。

⚖️四、潜在挑战与争议

外资顾虑未消

欧盟质疑俄政策稳定性,担忧“专用账户”可能面临二次冻结风险;

麦当劳等企业持观望态度,评估地缘政治风险与回报周期。

本土产业冲突

俄企业反对外资“低价抄底”国有资产,要求设置更高准入壁垒;

技术本地化要求可能抬高外资运营成本(如强制雇佣俄籍技术人员)。

国际合规风险

欧美警告企业:在俄投资可能违反现行制裁,面临母国法律追责。

总结与展望

普京此次政策调整是俄方在经济压力与地缘博弈间的折中选择:

✅短期目标:吸引外资缓解财政压力,填补技术缺口(如电子、机械制造);

⚠️长期挑战:平衡“开放”与“主权保护”,避免本土产业被外资主导。

关键观察点:

首批“专用账户”落地进展(预计2025年Q3试行);

欧盟企业响应度(如能源巨头是否重返俄市场)。

> 正如普京所述:“我们不会关闭大门,但会为真正有益的企业创造条件。” 后续政策弹性将取决于西方制裁强度与俄经济复苏进程的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