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万体检做成毕设,212项检查,190个《毛病》:当看病成了艺术,我的身体成了毕设素材..
- 更新日期:2025-07-03
- 查看次数:2
最近央美毕业展上出了个“狠人”!毕业生王博直接把自己的身体当画布,花3万做了212项体检,查出190个毛病,愣是把一沓体检报告和药盒变成了毕业设计《毛病》。这波操作,直接把“探索自我”玩出了新高度——别人毕业交论文,他交的是“病历本 药方大全”!
一场急症,
让身体成了未解之谜
故事得从2021年的夏天说起。那时候王博刚考上央美,还没来得及享受大学生活,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急症打乱了节奏。那天晚上,他在老家突然胸闷气短,心跳快得像要冲出嗓子眼,整个人差点原地“重启”。
爸妈连夜开车送他去医院,十公里的路,他感觉比一辈子都漫长,甚至连遗言都在心里默默打了草稿。
到了医院,急诊一顿抢救,人是救回来了,可病因却成了悬案。县城医院的全科医生会诊了个寂寞,除了查出点轻微缺钾,啥都没发现。这下可好,王博表面上看着没事,心里却埋下了颗“定时炸弹”——总觉得心脏随时要罢工,时不时还陷入“濒死感”的回忆杀,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为了揪出这个“神秘敌人”,王博开启了漫长的寻医之旅。从安贞医院的心内科,到安定医院的精神科,他像个执着的侦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最后才知道,自己得的是“惊恐障碍”,属于应激创伤导致的心理疾病。
更魔幻的是,他还成了医学试验的“理想案例”,免费做了一堆检查,针灸、电针轮番上阵,活脱脱把自己变成了“...实验室”。
当体检成了毕业设计,
老师都懵了
这场大病,彻底点燃了王博对身体的好奇心。他琢磨着:“既然身体里藏着这么多秘密,不如来一场全面大搜查?”正好赶上毕业设计,他一拍脑袋——就用体检当毕设!
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师时,现场一度十分尴尬。有老师灵魂发问:“你这能做得过艺术圈大佬达明安?赫斯特吗?”还有老师直接泼冷水:“这哪是艺术?”但王博头铁得很:“管它是不是艺术,能搞明白自己身体,比啥都强!”
就这样,他开启了“特种兵式体检”。从望京医院到安定医院,从中医馆到西医专科医院,除了儿科、妇科这种“超纲科目”,剩下四十多个科室他全刷了个遍。神经内科挂三家医院的号,肛肠科对比中西医治疗方案,连精神科的号都被他承包了。
212项检查做完,190个毛病横空出世!从肺部结节、甲状腺结节这种“重量级选手”,到脸上的脂肪粒、熬夜熬出来的维生素缺乏,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扒了个底朝天。最绝的是,这些数据全是真实的,没有半点艺术加工。王博自己都调侃:“随便拉个人按我这流程走一遍,毛病估计比我还多!”
三万块换来一柜子药,
吃还是不吃?
为了这场“身体大冒险”,王博前前后后花了三万四,医保报销了一半,剩下的全砸在了检查和药上。每次看完病,医生开的药堆成小山,可他却陷入了两难:吃吧,这么多药混着吃,怕吃出问题;扔吧,浪费钱不说,还违法;留着吧,它们又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最后他干脆来了个“佛系治疗”——一种药都没吃,直接把药柜搬进了毕业展!
在展览现场,王博的作品简单粗暴又冲击力十足:一个鲜艳的红色药柜,塞满了五颜六色的药盒;旁边的文件柜里,按科室分类的体检报告整齐排列,像极了医院档案室。
他还贴心地在抽屉上标注:“这是认识身体的不同切片。”不少观众看完直呼:“救命,这不就是我的体检报告PLUS版吗?”
全网热议:
这是艺术,还是贩卖焦虑?
作品一展出,直接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夸王博脑洞清奇,把看病玩成了行为艺术,用最直白的方式揭开了当代人的健康焦虑;也有人吐槽:“好好的人查出190个毛病,这不是制造焦虑吗?”还有网友操碎了心:“兄弟,你这以后还咋买保险啊!”
面对质疑,王博倒是很淡定:“我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我们的身体到底藏着多少秘密。现代人忙着熬夜、点外卖、焦虑,健康早就亮红灯了,只是我们不愿意面对。”他甚至还收到了多个展览邀请,从北京到外地,《毛病》成了艺术圈的“网红展品”。
看病是门艺术,
健康才是终极命题
折腾了这么一大圈,王博对健康有了新的认知。他说:“看病就像解谜,走错一步,可能就掉进死胡同。”比如他眼睛干涩,跑了眼科滴眼药水没用,最后才发现问题可能出在风湿科;再比如,现代医疗只关注“病”,却忽略了“人”的整体状态。
他呼吁:“体检应该纳入医保,心理健康、中医体检也得安排上,咱们得学会‘治未病’!”
如今的王博,彻底告别了熬夜修仙的生活。他笑称:“以前总想当学霸,现在才明白,健康才是最大的奢侈品。”而他的这场“疯狂毕设”,也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无数在健康边缘试探的年轻人——或许,是时候停下脚步,好好听听身体的“求救信号”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里,藏着多少个“未被发现的毛病”呢?
核心事件
2025年6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王博以3.4万元体检费用创作毕设《毛病》,通过212项检查发现190项身体异常,引发广泛关注。
事件总结
创作背景
王博因2021年突发急症后身体机能下降,产生对健康的深度焦虑,萌生通过全面体检探索身体状态的想法。2025年初结合毕业设计契机,耗时半年完成覆盖44个科室的体检,总花费3.4万元(医保报销1.7万元)。
作品呈现
展出44个科室的体检报告、药品及医疗票据,按...结构分类陈列于改造文件柜中,辅以红色药柜警示“未服药”状态。通过真实数据揭示当代食品安全、工作方式及焦虑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引发观众对医疗体系、健康管理的反思。社会反响
毕业展期间日均吸引50-60...验,社交平台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万,部分网友质疑真实性,但获艺术圈认可。王博收到4个展览邀请,计划7月至8月参展,并呼吁“体检应纳入医保,重视心理健康筛查”。争议与思考
有评论认为作品“过于写实”偏离艺术性,王博回应“价值优先于形式”;隐私问题引发讨论,如公开男科、精神科报告可能影响商业保险购买。你怎么看待此事件,
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