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阿里要转型了,张勇、戴姗等退出合伙人

  • 更新日期:2025-07-03
  • 查看次数:3

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

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

作者|天宇

来源|派代

6月26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以9963.47亿元的总收入和77%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交出了一份“加速增长”的成绩单。

这份财报不仅展现了阿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韧性,也透露出阿里在战略布局、组织架构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与未来走向。

与此同时,从逍遥子张勇等9位阿里老人退出阿里合伙人、阿里决策层大瘦身、大调整这一重要组织变革来看,也再次显示出阿里重新以创业者的姿态,积极拥抱市场变化,全力打造未来增长引擎的决心。

财报数据亮眼

阿里多业务协同增长

阿里2025财年的年报,堪称炸裂。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到9963.47亿元,接近万亿规模,其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了77%,至1259.76亿元。而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阿里巴巴多个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

其一,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成为阿里过去一年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悉,本财年阿里云智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80.28亿元,同比增长11%。而且,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三位数增长。此外,阿里公共云收入增长也在加速,全财年收入成功突破双位数增长。

过去一年,阿里发布并开源了多款模型,其中,4月份推出的阿里通义Qwen3大模型表现出色,开源仅一个月全球累计下载量就突破1250万,成为近期最受欢迎的开源模型。另有数据表明,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千问系列衍生的模型数量更是超过了10万个,堪称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之一。

如此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产品,也吸引到各行业头部客户如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的战略合作。整个2025财年,阿里云服务了约 63% %u7684中国A股上市公司,足以彰显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而前不久,阿里还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推动千行百业拥抱AI,此举也表明阿里渴望继续巩固和扩大在AI和云业务方面的领先优势。

其二,电商业务作为阿里的根基,同样表现可圈可点。

淘天集团作为核心引擎,年内收入达人民币4498.27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中国零售商业的客户管理收入增长6%,高质量消费群体88VIP会员规模增长至超5000万,且活跃比例与2024财年持平,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淘天近年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和改善商家营商环境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海外电商业务更是表现亮眼,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达人民币1323亿元,同比高达增长29%,速卖通(AliExpress)、Trendyol和Lazada等跨境及区域零售平台的贡献愈发显著。

其中,全球速卖通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重点市场加强本地化供给和提升经营效率的策略成效显著;Lazada的单位经济效益也在继续提升,海外电商业务有望在下一个财年实现单季整体盈利。

此外,菜鸟集团收入达人民币1012.72亿元,同比增长2%,跨境物流解决方案的增长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三,阿里其他业务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比如,本地生活集团收入达人民币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亏损显著收窄,运营效率提升与规模扩大成效初显。

虎鲸文娱集团(前阿里大文娱集团)收入达人民币 222.67亿元,同比增长5%,亏损收窄。

阿里首批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和夸克等同样延续了高爆发的态势。年报显示,截至2025财年末,夸克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2亿;钉钉今年3月的平均付费周活跃用户数已达4200万,已是国内最大的效率办公类App之一;盒马整体GMV则超过750亿元,并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 EBITA转正……

综合阿里这份2025财年年报可以看到,阿里各项业务可谓是“多点开花、齐头并进”。但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似乎对此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截止6月27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为112.1港元,微跌0.09%。

图源:腾讯自选股

合伙人团队大换血

决策权向一线倾斜

相较于亮眼的财报,阿里在年报中公布的阿里合伙人名单变动,或许才是更大的焦点。

根据阿里财报公告,阿里最新一批合伙人名单中,包括逍遥子张勇在内的9名合伙人退出,合伙人总数也从26人锐减至17人,为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而退出的合伙人中,除了前CEO逍遥子张勇外,还有阿里“十八罗汉”的成员彭蕾、戴珊,以及方永新、宋洁、孙利军、武卫、俞永福、朱顺炎等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的合伙人团队更加年轻化且聚焦业务一线。39岁的蒋凡不仅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还取代彭蕾进入了合伙委员会。

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

图源:阿里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合伙人每年都会因退休或者岗位变化而有所调整。今年退出阿里合伙人的9人,有的已经不在业务一线,有的则彻底离开阿里巴巴。

对于阿里合伙人的重大调整,外界普遍认为这绝非简单的人事变动,实际上也是阿里战略转型的深刻体现。

其一,阿里现阶段或将从重视“文化传承”转向为更重视“业务冲锋”。

此前,阿里合伙人制度历来被视为企业价值观的守护者,但此次调整明显向“业务一线”倾斜。退出的9人中,多位已离开核心岗位或退居二线,而新增成员如云计算负责人、菜鸟CEO万霖等,均处于业务攻坚前线。

这种变化呼应了蔡崇信在股东信中的表态:“阿里必须像创业公司一样行动。”毕竟,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让“听得见炮火的人” 进行决策,才能让阿里更加敏捷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其二,技术派上位,表明阿里将更加坚决地加快AI战略的组织落地。

现任合伙人名单中,达摩院院长张建锋、阿里云副总裁蒋江伟等技术领袖的留任,与吴泳铭“AI驱动”的战略宣言形成呼应。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首次将“AI旗舰应用夸克”写入财报,其月活突破2亿,钉钉付费用户达4200万,显示技术基因正深度融入阿里业务肌理。而合伙人的技术背景强化,预示着阿里未来的权力重心或将进一步向AI研发与商业化倾斜。

其三,阿里进一步“去创始人化”,继续拥抱“职业经理人”时代。

彭蕾、戴珊等“十八罗汉”的退出,标志着阿里进一步告别“创始人光环依赖症”。与此同时,蔡崇信与吴泳铭组合首次完整执掌年报致股东信,强调“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心态”。这种转变既是对马云时代“个人英雄主义”管理模式的继续迭代,也透露出阿里在AI竞争中试图淡化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的意图。

大动作不断

阿里电商转型“大消费平台”

阿里2025财报发布前夕,阿里就已经用一系列新业务动作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二者将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但在业务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 “作战”,旨在推动即时零售与 “本地生活 旅游” 服务的深度融合。这一举措是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的重要一步。

数据端显示,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协同效应已初露锋芒。据悉,淘宝闪购零售品类订单显著增长,6月23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数已超6000万,而在5月 26 日,二者官宣日订单数才超4000万单,不到一个月时间实现2000万单的增长,足见两者协同的强大威力。

饿了么、飞猪纳入淘天体系后,阿里能够对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提升配送与商品覆盖能力,全面打通流量、物流、技术、用户数据等各项资源。在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协同,将进一步强化阿里在该领域的竞争力。而飞猪借助淘天庞大的用户流量,有望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旅游 购物”的全新交易场景。

从阿里这一系列动作来看,其战略意图逐渐明晰。阿里正试图打造一个集远场电商与近场零售于一体的超级平台,以淘宝为核心,整合外卖、出行、旅游等多种业务的用户和流量,形成闭环竞争力。

当然,外界也不乏质疑声,认为淘宝闪购的爆发增长,与其补贴力度相关,一旦补贴退坡,即时零售转向供应链、协同力、效率和用户体验的竞争时,才能真正检验出阿里将饿了么飞猪整合进阿里电商这一战略调整的效果。

不过对于所有广大淘系商家来说,在增长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保持对阿里“大消费战略”的关注总不会错,毕竟变化与尝试才可能带来增长的新机会。

写在最后

财报的光鲜,固然预示了阿里转型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并不能掩盖阿里当前及未来面临的隐忧与挑战。

比如,阿里的盈利压力依然不小。虽然2025财年净利润大增77%,但淘天板块的利润率实际收窄了1.8个百分点,主因或许是阿里对淘宝闪购业务的补贴。更严峻的是,AI基础设施的百亿级投入刚开始计提,吴泳铭在内部会议中坦言:"未来三年是算力军备竞赛期"。

又如,随着蒋凡再度无限接近回归阿里集团的决策中心,这位掌握阿里70%以上营收引擎的少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他将怎样带领阿里电商巨轮走向下一个辉煌,尤为令人期待。

此外,海外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大模型开源带来的盈利模式不确定性,都将考验阿里新决策层的平衡能力;而合伙人制度的“瘦身”是否会导致阿里文化稀释?组织扁平化能否真正激发创新?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更长时间验证。

当前唯一确定的是,阿里正试图用这份年报向世界宣告:那个依靠电商红利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然落幕,而一个以AI重塑一切的新阿里巴巴,正在破茧而出。

点击图片看更多

“范库仕网批”好款

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请点击“范库仕网批”

查看更多批发款式

请点击“范库仕男装网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