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3C标识成充电宝登机标准合理吗#,上海虹桥机场严查!3C标识成充电宝空中“通行证”?..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2

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东方网记者从上海机场获悉

上海浦东、虹桥两机场

已于6月28日起

严格执行民航局新规

“充电宝新规”执行首日

直击虹桥机场现场

虹桥机场严格执行新规

旅客“充电焦虑”与安全共识并存

新规落地后,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值机大厅内已设置了不少提醒标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从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 标志不清晰、已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在安检通道入口处,工作人员手举告示牌,进一步向旅客说明“充电宝新规”,并协助旅客自查随身携带的充电宝是否有3C标识或是否在被召回的型号、批次之列。

▲虹桥机场的提醒标识

▲浦东机场的提醒标识

此外,航站楼内还放置了贴有“充电宝自弃筐”字样的塑料筐,筐内有被旅客自弃的充电宝。

#3C标识成充电宝登机标准合理吗#

“我今天到了机场才知道有新规定,这个充电宝跟了我好多年,上面的字都磨没了,只能扔了。”正准备飞往成都的旅客王先生言语中略带惋惜。不过,他表示,虽然重新购买会带来额外开销,但也理解这是为了飞行安全,“毕竟飞机上出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支持严格管理”。

#3C标识成充电宝登机标准合理吗#

与王先生有类似经历的旅客不在少数。社交平台上,“你的充电宝有3C认证吗?”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不少旅客分享了自己在机场“忍痛割爱”的经历,并称“以前只知道看容量,现在多了一个。‘3C’标准,购买时还要多留意”。

出于安全角度,大部分旅客都表示理解新规,但怎样处理被拒的充电宝也成了一个难题。尽管机场设有自弃筐,但部分价值较高的充电宝让旅客难以割舍。现场快递服务也是一种选择,但各家快递公司的政策却又各不相同。有的暂停接收个人寄递的充电宝,有的则表示只能陆运,时效上无法满足旅客的即时需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规目前仅针对境内航班,国际及地区航班的充电宝携带政策暂未调整。同时,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自带的锂电池也不在此次新规限制范围内,但仍需遵守民航局关于额定能量(不得超过100Wh,100Wh至160Wh需航司批准)和必须随身携带的既有规定。

“无标”充电宝为何泛滥?

市场乱象与监管缝隙待解

此次民航局新规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上流通的“无标”“无认证”充电宝数量惊人。这背后,是充电宝行业野蛮生长、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监管存在“缝隙”的综合体现。

业内专家指出,从源头上看,充电宝的核心部件——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安全性能。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降本增效”成为许多厂商的首要目标。电芯作为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自然成为压缩成本的“重灾区”。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求低价,采用劣质、甚至是回收电芯进行组装生产,这些电芯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存在巨大缺陷,犹如一颗颗“移动的定时炸弹”。

更为关键的是,长期以来,充电宝市场缺乏统一且强制性的安全准入门槛。直到2023年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才正式将充电宝产品纳入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即3C认证)管理。而为了给予企业缓冲,规定了长达一年的过渡期,2024年8月1日才开始对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实施禁售。这意味着,在2024年8月之前生产的大量不符合3C认证标准的库存产品,得以合法地在市场上流通销售。这些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设计缺陷、材料低劣或品控不严,无法通过3C认证所要求的包括过充电、过放电、短路保护、重物冲击、热滥用在内的多项安全测试。

近期,包括罗马仕(ROMOSS)、安克(Anker)等行业头部品牌也相继发布了大规模的产品召回公告,召回原因直指部分批次产品存在电芯过热甚至燃烧的风险。头部企业的“翻车”,也仅仅是揭开了行业深层问题的冰山一角。

专家表示,民航局此次的新规,是对充电宝市场乱象的一次终端“倒逼”,将质量筛选的关口前移至登机前,虽然给旅客带来了一时不便,但从长远看,有助于加速淘汰劣质产品,倒逼整个产业链进行质量升级和合规化转型。

规避空中风险

旅客怎样选择与使用

“放心”充电宝?

新规落地后,记者通过部分购物网站发现,有商家开始公然销售3C贴纸,甚至专门售卖“可上飞机贴纸”的现象。对此,法律人士表示,这样的销售行为已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议消费者发现这种行为的,及时向有关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那么,旅客怎样确保自己的充电宝能够顺利“登机”,并在日常使用中怎样保障安全,这些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识别合规产品是第一步。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时,必须将“3C”认证标识作为首要的考量标准。正规的3C认证标识通常粘贴在产品本体或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图案为菱形,内有“CCC”字样。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www.cnca.gov.cn)查询认证证书的真伪。除了3C标识,充电宝的额定能量(单位Wh)、额定容量(单位mAh)、标称电压(单位V)等信息也必须清晰、完整。对于任何标识不清、信息不全的产品,无论价格多么诱人,都应果断拒绝。

其次,关注召回信息,及时“排雷”。除了购买环节的把关,旅客在出行前,特别是使用旧款充电宝时,可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以及相关品牌官方发布的召回信息(目前主要涉及罗马仕、安克等品牌,具体可查询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官网www.samrdprc.org.cn/xfpzh/xfpgnzh)。若发现自己持有的充电宝属于被召回的型号或批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厂商的指引进行更换或处理,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携带其出行。

最后,除了此次新规中强调的3C标识,旅客还需留意民航的“既有规定”,比如: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严禁放入托运行李。携带的充电宝额定能量不得超过100Wh,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需事先获得航空公司的批准,且每人最多携带两个。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则严禁携带。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飞行过程中,旅客全程禁止使用充电宝为电子设备充电,并应确保其处于关闭状态。这是由于飞机在起降和巡航过程中,客舱压力会发生变化,使用充电宝会增加其内部电路的不稳定性,导致发热,从而增加了自燃风险。

3C认证贴纸火了?

重要提醒:

千万别乱贴,涉嫌违法!

然而有网友发现

在一些购物平台上

还有商家在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

相关截图显示

只需要几元钱

就能买到上千张贴纸

记者随机联系了多家店铺,询问是否可以贴在充电宝上,均得到了客服肯定的回答。但在记者表明身份后,商家立马表示,“那我还是下架,做个守法的人。”

#3C标识成充电宝登机标准合理吗#

业内人士表示,购物平台上销售的3C贴纸多为无资质厂商仿制,商家常以“装饰贴纸”为名规避审核,或盗用其他产品证书编号上架,实质构成伪造认证标识行为。若消费者购买后贴于未认证产品上,将涉嫌“冒用认证标志”,涉事产品可被查封。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条,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志的式样、文字和名称,与国家推行的认证标志相同或者近似,或者妨碍社会管理,或者有损社会道德风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来源:东方网、话匣子

记者:王佳妮

编辑:柚子

审稿:钱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