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特朗普在中美关税战上遭滑铁卢,多名美国知名学者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1
点击上方“一块红砖头”,从此不再迷路
美国总统特朗普具有一个超级网红的巨大潜力。他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还不到三个月,他的移民政策、乌克兰政策、关税政策等均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关注。对于最近的关税政策,特朗普的不切实际引起了美国专家学者的广泛抨击。
耶伦
美国前联储主席、财政部长、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耶伦14日接受了美国CNBC的采访。耶伦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描述为对美国经济“巨大的自残”: 其目标尚不清楚,且可能无法实现。
她说: “在我看来,特朗普就像是抡着一把大锤,不仅猛敲我们的盟友,更是在爆锤美国经济。我不明白加这些关税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是试图减少贸易逆差,那么征收关税就不会成功,关税根本就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也许是为了让美国制造业回归,但我真的认为这是一个白日梦,不太可能实现。”
耶伦认为,很难预测目前的局势会怎样发展,但与中国的争端升级可能会在全球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耶伦在美国拜登政府里担任财政部长。她算是拜登政府里被中国人曾经尊重的一位美国官员。她不主张与中国脱钩断链,但她指控中国产能过剩。
不过耶伦在中国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某年某月某日对何副总理的三鞠躬。事实上,她对中国制造业相当有敬畏心,要不然不会指控中国(由于制造过于先进)产能过剩。
她讲特朗普要通过关税战把制造业带回美国是“白日梦”是对的。资本家第一要务是挣钱!如果为了固守美国市场而放弃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市场,那么美国资本家将无利可图。
当初美国资本家为什么要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原因特朗普没搞懂: 1- 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潜力;2-中国巨大的发展红利。
如今这两个优势不仅没减弱反而在增强!美国资本家怎样能因制造业回归美国而放弃中国市场潜力和发展红利?
杰弗里
据直新闻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在4月8日接受了其的专访。
杰弗里在专访中提到:
1,特朗普对经济学的理解很少,却总是快人快语,是不自量力的。特朗普声称,因为美国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不公平。但特朗普不明白的是,美国存在巨大的贸易赤字,当你的支出超过产出时这就是贸易赤字,美国就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美国存在非常庞大的预算赤字,政府代表特殊利益集团借款,这就像信用卡被“刷爆了”。但特朗普没有解决美国的预算赤字问题,反而指责其他国家。他提出了削减美国贸易赤字的关税计划。因此杰弗里教授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不会起作用,它可能会减少进口,也可能会减少美国的出口,但不会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而且将严重损害美国经济。
2-关税政策不会让制造业回流。杰弗里说因为美国正在成为一个更不稳定的地方,美国的投资下降,而不是投资上升。人们不想把钱带到美国,因为他们不想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投资。贸易逆差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高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人喜欢花钱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无论是消费品、投资品、还是美国自己的工业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这没什么不公平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对这些进口商品征税只会扭曲美国经济,并不会解决美国生产率或美国竞争力的任何根本问题。我认为,基于错误的经济学,这项政策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杰弗里教授事实上是正确的。美国的消费市场是一个被资本家操控的卡奴消费市场。逻辑是这样的: 依靠美国霸权在全世界挣钱的美国资本家通过借贷鼓励美国消费者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最后沦为给他们做牛马的服务业从业人员。
倘若把制造业回流美国对他们来说百害而无一益,他们为什么要回流美国?比如苹果的生产制造基地为什么要回流美国,高昂的成本注定会让资本家少挣钱!将苹果制造基地回流美国对于苹果投资者而言是荒谬的。
特朗普注定失败
自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对华关税战以来,中美双方已历经多轮博弈。
截至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累计高达145%,中国对美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也已达125%。在僵局持续之际,特朗普政府又悄然豁免了对中国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125%“对等关税”。
这一转变凸显出美国在贸易战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特朗普试图单方面重塑贸易规则,构建对美国更有利的格局;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矿产资源、廉价芯片以及电子产品等关键领域对华依赖严重,其所加征的关税最终反噬自身经济,难以全身而退。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在4月9日发表于美国杂志《外交事务》的文章称,特朗普及其经济团队都认为美国作为贸易逆差国,在这场升级的贸易战中占据着优势。但事实上,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拥有相较于美国的“升级优势”。美国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对华出手,只会让自己吞下中国反制措施的苦果,令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的冲击。
波森在文章中称,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对任何其他与之存在双边贸易逆差的经济体拥有博弈论学者所称的“升级优势”。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中曾解释称,升级优势意味着“一方有能力以对对手不利或使其付出更高代价的方式升级冲突,而对手无法以同样方式反击”。如果美国真的拥有“升级优势”,那么中国、加拿大及其他对美国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的国家确实是在打必输之牌。
但是,波森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观点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这场贸易战中拥有升级优势的其实是中国。原因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对其来说至关重要,这些商品无法在短期内被替代,也无法以低廉的成本在美国本土生产。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或许是美国采取行动的正当理由,但在尚未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就发动这场关税战,几乎注定将以高昂代价告终。因此,是美国而非中国在孤注一掷地押上一手注定失利的牌。
波森从两个方面反驳了特朗普认为美国在贸易战中具有“升级优势”的观点。其一,在贸易战中双方都会受损,因为双方都将失去其经济所需、其人民和企业愿意付费购买的商品。与发动真实战争一样,贸易战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同样会使攻击方自身的力量和后方面临风险:如果防御方不相信自己能够以损害攻击方的方式进行报复,它就会投降。
其二,即便如特朗普政府一样,以双边贸易差额决定贸易战的“胜负”,顺差方将占据优势,作为贸易逆差国的美国的处境仍不乐观。2024年,美国对华商品与服务出口额为1992亿美元,自华进口额为4625亿美元,贸易逆差达2633亿美元。作为顺差国的中国需要放弃的仅仅是销售额(即资金),而作为逆差国的美国需要放弃的却是其本土无法有效生产或根本无法生产的商品与服务。
由于逆差国家还依赖资本进口,美国在贸易战中将更容易受到外界对其政府信用与营商环境信心波动的影响。当特朗普政府随意决定加征巨额关税、在制造商的供应链上制造极大不确定性时,直接后果就是外国对美投资减少,美国债务的利率将因此上升。
波森认为,若特朗普政府当前对中国实施的逾145%关税政策持续生效,美国经济将在与中国的全面贸易战中遭受重创。美国经济承受的代价将远超中国,且局势升级只会加剧其痛苦。特朗普政府或许自认为展现强硬姿态,实则将美国经济置于中国反制措施的摆布之下。
波森认为,如果换做一场真正的战争,在你还未武装好自己前就去激怒对手,无异于“自杀”。而特朗普当前发动的经济攻势实际上正面临着这种风险。鉴于美国经济在诸多关键商品上对中国存在高度依赖(药品原料、廉价芯片、关键矿产),在没有确保替代供应渠道或国内足够产能的情况下贸然中断贸易,是极度鲁莽的行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美国政府所招致的损害恰恰是其声称要避免的。
波森最后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正发动一场经济版的越南战争——这场主动选择的冲突将迅速失控,摧毁国内外对美国信誉与执政能力的信心。历史早已写下那场战争的结局。”
一块红砖头,2025年4月,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