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榕江洪灾救援中这一幕幕暖到了,评论 | 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与感动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2
7月3日,榕江县抗洪抢险取得阶段性胜利,首批驰援者陆续返程。当地数万名群众自发走上街头,以最热烈的方式与英勇无畏的救援英雄们送行。
送行现场,人们将满载祝福的鲜花和红鸡蛋献给救援队员,老人们饱含热泪握住年轻战士的手不放,孩子们举起稚嫩的小手向英雄敬礼……
“方言不同情相通,您早就是榕江亲人!”“感恩有您护榕江!”“谢谢你们,下次来一定要以游客的身份!”……
感人肺腑的横幅标语,阳光下晶莹闪烁的泪光……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与感动,不只是简单的礼仪性告别,而是一个民族在灾难淬炼后精神力量的集中迸发,更是中国人的团结再一次具象化。
时间回溯到6月24日凌晨,榕江县城在黑暗中惊醒。如注的暴雨撕裂夜幕,狰狞的洪水汹涌袭来,瞬间吞噬了街道、商铺、车辆。更严峻的是,6月28日,洪水再度来袭,将初步清理的街道淹没。
榕江,这个因“村超”火遍全国、充满烟火气与活力的小城,在洪水两度侵袭下变得满目疮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犹在耳畔。
省、州主要领导紧急赶赴一线指挥调度;国家、省、州各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供电、交通、公路、通信部门携带设备星夜赶赴;武警、公安、消防、民兵凌晨集结出发。
一面面党旗在抗洪救灾一线高高飘扬,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一批批驰援者从各地赶来,在抗洪救灾中团结成坚固的堤坝。“榕江,我们来了!”八方力量汇聚爱心力量,传递温暖希望。
此次榕江抗洪救灾,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情怀的动人注脚:在这场特大洪水灾害面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民兵、武警等应急力量第一时间奔赴榕江。从政府部门到基层组织,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专业救援队伍到志愿者,见证了中国式救援的速度,看到了最朴素的守望相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榕江受灾后,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强大的救援合力。一支支逆向而行的驰援队伍,一箱箱爱心捐赠的物资,一笔笔支援重建的善款,为榕江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激励着榕江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一筐筐带着泥土清香的蔬菜,一盒盒热气腾腾的盒饭,“后勤只吃三分饱,省出物资支援前线”的肺腑之言,是灾区群众对驰援者的爱心回馈。
这是“中国人的团结再一次具象化”的感恩表现:作为榕江县灾后重建的重要“后方”,未被洪水影响的村寨自发组织起来,为各界救援力量提供盒饭的“能量场”,从“有得吃”,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
当淤泥被一锹锹铲除,当街道重现往日的喧嚣,当“村超”球场的灯光照亮夜空,这片承载着欢乐、幸福、乡愁的土地,带着坚韧的印记,回来了!
洪水退去,生活重启,都柳江畔那催人泪下的送别场景,榕江群众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最璀璨的光芒。
城郊,一株株被洪水淹没的古榕,终于露出了盘根错节的根基,那是大地之下,从未断裂的脉络。
黔东南日报评论员
编辑:肖艳会
统筹:龙晓慧
三审:铁 源
更多新闻
黔东南微报
邮箱:zrmtzx24@163.com
微博:黔东南新闻网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