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40万,设计谋害亲生母亲,判了!中国留学生杀害女室友后,假扮其10个月!骗走死..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1
不久前,一起案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一名中国女留学生神秘“失联”整整一年,直到事情真相浮出水面,才让人背后一阵发凉。
她每天都会跟妈妈“打卡报平安”,消息、问候一个没少,但她母亲始终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果然,这名女孩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遇害。
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凶手竟然是她的室友,更离谱的是,这个室友在她死后竟然顶着她的身份,模仿她的语气和习惯,持续“在线营业”了一整年...
一年来,她究竟是谁?
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警方接到报案后前往市中心一栋普通公寓,而案件的主角是一名中国女留学生——颜某。
警方进入公寓后,发现屋内整洁有序,没有打斗或混乱的痕迹。但当他们走上阳台时,一股难以言喻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警方循着气味找到了一个箱子,打开后,发现了可怕的事实——箱中藏着一具女性遗体,已经严重腐败,无法通过外貌辨认身份。
也就是说,这位一直“在线”和家人互动的女孩,其实早在十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了人世。而更令人背后发凉的是:她的生活,仿佛从未暂停。
她的社交账号依旧活跃,她还在发朋友圈、和母亲聊天,甚至还“拜托”母亲转账,说是交学费、投资项目等,前前后后总共拿走了近40万元人民币。
更荒唐的是,她那辆价格不菲的跑车,也“神不知鬼不觉”地过户给了一个叫赵某的人。
真相呼之欲出——从她失联的那一刻起,有人一直在伪装她,过着她的生活。
这位赵某,正是颜的室友,同样是中国留学生。
警方调查发现,从2020年下半年起,是赵一直在操作颜的手机和账号,模仿她与母亲和朋友互动。他用她的语气发微信,翻出旧照片更新朋友圈,再以各种理由回避视频通话。他一步步接管了她的生活细节,包括她的银行账户和私人财物,连车都过户得滴水不漏。
而这一切,就像一场有剧本的表演——而赵,就是那个演得入戏极深的“男主角”。
警方最终将他逮捕。在审讯中,赵的反应令人震惊。他没有悔意,反而饶有兴趣地问警察:“我演得怎么样?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这场伪装持续了近十个月,期间赵不仅伪装得滴水不漏,还一步步加深对颜母的信任。母亲并不知道,手机那头早已换了一个人。
赵某被判
据检方指控,嫌疑人赵某在2020年9月某日,通过猛击受害人颜某头部、随后勒住其颈部的方式致其死亡。
案发后,他将尸体藏入阳台的一个大工具箱中,并设法掩盖了一切痕迹。在接下来的十个月里,他并没有选择逃跑或沉默,而是扮演起了颜,继续以她的身份在虚拟世界中活跃着。
检方指出,在此期间,赵持续与颜母保持联系,假扮颜对母亲嘘寒问暖,一边撒娇一边“讲项目”,先后诱导母亲分批汇款超过40万澳元。而他本人则用受害人手机向自己账户转账近20万澳元,用于炒股和...,试图翻盘,却越陷越深,最终赔得一塌糊涂。
据悉,赵在案发前经济状况已十分拮据,除了投资失败外,还拖欠了数周房租。
然而面对警方调查,他不仅否认杀人,反而在2021年4月首次接受询问时公然撒谎,称“不知道颜去了哪里”,企图混淆视听,延续他编织的假象。
直到2025年4月28日开庭,赵的态度依旧强硬。他拒不认罪,仅承认“在处理尸体方面有不当行为”,意图与谋杀罪撇清关系。
他的辩护律师则进一步表示,赵阳在记忆上可能存在“混淆”,从而质疑检方对故意杀人罪的界定,并援引“无罪推定原则”,试图争取轻判。
但检方显然不买账。他们认为,这是一场完全出于贪婪的谋杀,没有激情冲突,也不存在所谓“精神错乱”,更谈不上偶然。他们指出,赵的所有行为都高度计划性:事后模拟受害人语气与亲友互动、主动构造骗局、系统性转移财产,并持续长达十个月之久。整个过程中,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意,反而沉浸在骗局的“控制感”与金钱带来的快感中。
在5月13日的最终判决中,主审法官马丁?伯恩斯(Martin Burns)给予了极为严厉的评价。他指出,这起案件“令人发指”,是一桩“毫无意义的谋杀”,唯一的动机是“赤裸裸的贪婪”。他批评赵“对金钱的痴迷已远远超出常人理解”,整起案件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冷酷与计算。
最终,赵阳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终身监禁,并因侮辱尸体罪被追加最高五年监禁,两个刑期同时执行。此外,法官还宣布其最低不得假释期延长两年,意味着赵最早要到2043年才能申请假释。
尽管赵在澳大利亚并无前科,但按照当地法律,一旦刑满获释,他极有可能会被直接遣返出境。也就是说,他未来即便获得自由,也无法继续留在澳大利亚。
相比谋杀案中常见的情感纠葛或冲动动机,这起案件显得尤为冷血且“理性”:没有暴力倾向的前科,没有明显的情绪爆发,只是一连串精密的算计。杀人、隐匿、伪装、转账、操控信息流……嫌疑人将所有社会关系变成了他获取利益的工具。
但他忽略了一点:伪装可以维持一时,母亲的直觉却终究不会沉默。正是那种难以解释的“不对劲”,才让一切终于得以曝光。
这场看似“完美”的骗局,最后还是败在了最基本的人性直觉上。而赵,用他自己的人生,为那十个月的“代演人生”付出了代价——一个再也演不下去的剧本,换来了几十年的牢门紧锁。
最悲哀的是,无辜的颜就这样失去了生命,再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
留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去追寻更广阔的学术与人生舞台。但与此同时,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在远离亲人的陌生环境中,留学生的安全,真的足够有保障吗?
当我们谈论留学的种种挑战时,往往关注的是语言适应、文化差异、学业压力。但最被忽视的,其实是人身安全。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熟悉的亲人、朋友,信任来得慢、风险反而近。陌生的室友、复杂的社交圈、不透明的法律环境,都可能成为隐患。
因此,留学生们在外生活,务必增强安全意识。首要的一点,就是和家人保持稳定、真实的联系。不是只发几个“我挺好”的消息、拍几张图糊弄一下,而是真正让家人了解你当下的状态——你住哪儿、和谁住、最近在忙什么、情绪是否稳定。
更进一步的建议是,可以跟家人设置一个“安全暗号”。比如一句看似普通的语句或一个专属表情,如果突然不对劲就用来“求助”或提醒家人。它可以是一句“明天我准备做红烧肉”(平常从不做饭的人说这就可疑了),也可以是某个只有你们知道的emoji组合。别觉得麻烦,它也许就是关键时刻救命的信号。
当然,社交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合租虽然常见,但不要轻易将全部信任交给一个相识不久的人。重要证件、、手机账号要设置强密码,社交平台上的分享也要留一份克制,尤其是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行踪和资产信息。
家长们也要多一些“啰嗦”。很多留学生并不是不愿意沟通,而是怕家人担心,所以报喜不报忧。但有时候,正是那些小小的异常,藏着大大的信号。如果一个孩子突然换了说话语气、不愿视频、不提身边人的事情,那就值得警觉了。
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善良的,但安全可以靠防范多一分、风险就少一分。不论走得多远,都别断了那根与家人相连的“安全绳”
------End------
文: 吃饭大王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及新闻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账户
管理员,一个争取中年不油腻的大叔,长居伦敦
英国金融监管局FCA注册金融专家
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署注册专家
英国彼得森律师行合伙人
英国移民,英国签证,英国投资,
欢迎添加管理员大叔的微信:
敬请 ?关注 ?订阅
英伦大叔频道